簡體版
|
繁體版
|
ENGLISH
QQ咨詢
MSN咨詢
QQ咨詢
MSN咨詢
管理實事評論
當前位置:首頁 》 管理實事評論
理實事評論
管理全球視野
90%員工天天發牢騷 稱消極情緒影響健康
浏覽次數:
2286
次 發布日期:2011-9-28
“總有加不完的班,永遠有幹不完的事,還讓不讓人活了?” “一個人當兩個人用,怎麽不發兩倍的工資?” “天天都開會,煩不煩?” …… 在職場上,我們幾乎每天都能聽到這樣的牢騷。它們像一種看不見的“病毒”,在不知不覺中蔓延,形成一個個可怕的負能量“黑洞”,吞噬着我們的職業理想、工作熱情、人生目标,甚至影響我們職業生涯的發展。 九成人天天發牢騷 人在職場,難免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,于是牢騷便油然而生。 14年前,品學兼優的小莉大學畢業後進了一家國企。雖然是國企,但是效益并不好,始終徘徊在倒閉的邊緣。她每天憂心忡忡地抱怨:“爲什麽我這樣的‘天之驕子’一畢業就要面臨下崗的危險?”後來,她跳槽到一家剛成立的民營企業,又有了新的牢騷:“工資怎麽這麽低?”再後來,她再次跳槽,成了風光無限的外企高管,但依然怨氣沖天:“待遇是不錯,可壓力也大呀!那麽多人盯着我的位子,我必須一刻也不能放松,連結婚生孩子的時間都沒有!” 與小莉不同,依琳則是爲了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而煩。依琳在某機關單位的工會工作,常常要與各部門打交道。剛到單位不久,她就發現這裏人浮于事,部門之間關系複雜微妙,安排下去的工作很難落實,最後任務完不成,過錯總是落在自己身上。“唉,工作實在是太難做了!”這句話成了她的口頭禅。 數據表明,随着競争壓力的增大,“牢騷族”的數目也變得異常龐大。一項關于職場人抱怨狀況的調查顯示,近9成職場人每天都會發出抱怨。其中,65.7%的人每天抱怨1次~5次,13.8%的人每天抱怨6次~10次,4.8%的人每天抱怨20次以上,隻有11.2%的人表示自己“從來不抱怨”。 抱怨多爲發洩内心苦悶 無可否認,每個人都有牢騷。職場上的不滿,大多來自所得與所付的失衡、自我價值的實現受阻、人際關系的受挫。 調查顯示,74.7%的職場人表示自己抱怨主要是爲了發洩内心的苦悶,而希望通過抱怨解決問題的比例爲36.2%。職場專家認爲,工作占據了職場人每天大部分的時間,而日常工作中充斥着一個個矛盾,需要職場人憑借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去解決、協調。在這個過程中,一旦無法做到内心的平衡,抱怨就會随口而出或者在腦海中閃現,當這種矛盾積累到無法疏解的時候,職場人會發現自己真的成了“祥林嫂”。 牢騷最大的用途是發洩不滿,并不能指望它真正改變現狀。很多牢騷者數年如一日地抱怨,卻還是忍受着低薪水和毫無升職機會的崗位,還成爲了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“萬人嫌”。 牢騷傳遞負能量 牢騷者之所以不被人喜歡,是因爲會令聽者陷入情緒的焦躁,不僅令自己,也令周圍人失去行動力。無論你在抱怨什麽,你都在傳遞一種負面情緒。“對組織而言,這是一種極易大規模擴散的‘病毒’,它會嚴重地侵蝕組織健康的‘機體’,産生巨大的負能量,影響整個組織的正常運轉及前途命運。”職場心理學家認爲,“職場牢騷最大的危害在于對工作氛圍的破壞。現代組織都注重團隊協作氛圍,團隊成員間的凝聚力、溝通力決定了組織的戰鬥力。工作氛圍的破壞會直接導緻組織戰鬥力的下降。” 專家指出,過多的抱怨會給人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消極影響,不停向别人抱怨也會留給别人非常消極負面的印象。在職場中職業化非常重要,積極正面的情緒及行爲舉止是職場人需要具備的基本素質,也是職場人職業發展的助推劑。職場人應能夠在工作中、生活中散發出積極正面的能量,化抱怨爲抱負,而不應隻是一味地消極應對。 玲達在長達一年的時間裏始終處于“邊勞邊怨”的狀态。她所在辦公室的一位同事去年離職了,本來需要3個人完成的工作就落到了她和同事張姐身上。張姐的孩子小,玲達不得不多承擔一些工作。爲了按時完成任務,她經常加班加點,也因此牢騷滿腹。牢騷歸牢騷,情況并沒有任何改變。終于,她意識到背地裏的牢騷毫無用處,于是徑直敲開了老闆的辦公室,要求加派人手。老闆很驚訝:“我一直以爲你們人手夠呢,你怎麽不早說?”一周後,新人到位,玲達終于“解脫”。 玲達的事情并非個例。大量事實證明,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永遠比發牢騷要高明得多。找到問題的關鍵人物,以平和的态度把問題反映出來,請對方解決或協助解決——這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。
友 情 鏈 接
iso9000
大象攝影
深圳嵌入式培訓
蘇州模具設計培訓
司法考試
留學教育
學曆認證
華南理工大學
清華大學
北京大學
武漢大學
Copyright [c] 2008 -2010 www.rcwind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睿誠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
網站管理
粵ICP備66668888号
自動隐藏網頁側邊的的QQ在線客服代碼_酷站代碼 www.5icool.org
QQ咨詢
MSN咨詢
站點留言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