课程搜索:
简体版    |    繁体版    |    ENGLISH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咨询 MSN Online Status Indicator MSN咨询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QQ咨询 MSN Online Status Indicator MSN咨询
管理实事评论 当前位置:首页 》 管理实事评论
理实事评论
管理全球视野
态度不能作为问题
浏览次数:2653次 发布日期:2010-12-6
 

态度不能作为问题 
  作者:金树松老师
 

在问题分析的课堂讨论活动中,常见到小组提出的问题是:部门协作意识不强、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、执行力不强。这一类问题初看上去是态度问题,经过深入讨论,最后会界定为行为问题。在管理工作中,态度从来不能作为问题。


态度是关于人的问题,行为是关于目标的问题。如果人是错误的,讨论问题解决是没有意义的。故障发生后,假设态度没有问题,假设行为有问题,可以强化人性善的成分,弱化人性恶的成分,最终导致问题改善。

如果态度作为了问题——

问题就变得非常严重,压力变大,思想消极。如果对人的态度作出了敌对的假设,就是否定了所有的行为积极的可能。

焦点转移到对人的思想的批斗。批斗人的思想,往往会作出毁灭性的打击,把人的恶性激发出来,让被管理对象奋起捍卫自己的立场。如果管理陷入了辩论,不但无法证明,而且产生不了实际效果。所谓空谈误国,实干兴邦,企业不是因为思想如何积极产生结果,而是要实在地行为。

态度无法控制,无法操作。至今为止,控制人的思想的方法非常少,几千年来,控制思想只能两败俱伤,两手空空。

如果排除了态度的问题——

问题就变得可能解决。人们解决看得见的行为问题的时候,会变得更加乐观、积极向上。

焦点转移到对行为的量化管理。流程的管理、多方的行为协议避免了安全感的威胁,大家都可以妥协,只要利益得到维护,一切都是可以商量的。当员工感受到自己的安全感,才会有欲望进行更高层次的追求。

行为可以控制,更容易得到管理成果。成员会积极去寻求解决方法,去关注事实、信息、数据,而不是去作主观推测。人们无法在态度上达成一致,但更容易在事实上达成一致。

把问题归结到对方的态度不好,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投机取巧的方法。虽然说出来很容易,看上去简单,但容易打击士气,聚焦政治斗争,忽视人的积极可能,导致解决问题难度的倍增。

即使你最后万不得已,还是定义到“不愿意、不喜欢”的问题上,还是要千方百计转换为“不会、不知道”的行为问题,要死死地转换,别无他途。

定位态度问题,让人绝望,定位行为问题,让人乐观。 

故“部门协作意识不强”,讨论的方案可能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;“员工积极性不高”,最后的问题是工作辅导和人-岗匹配机制;“员工执行力不强”问题,最后的讨论方案可能是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目标传达反馈机制完善。

 
 
友 情 链 接 iso9000        大象摄影        深圳嵌入式培训        苏州模具设计培训        司法考试        留学教育        学历认证        华南理工大学        清华大学        北京大学        武汉大学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 
Copyright [c] 2008 -2010 www.rcwindow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睿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      网站管理 粤ICP备66668888号
东和传媒在线客服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睿诚咨询
 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睿诚客服1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睿诚客服2
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名师助理
   
技术支持:东和传媒